e-info
環境資訊中心
本週獲得20次精選
《環境資訊中心》是由「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」(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)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,自2000年起,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,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、海洋、土地發聲。 我們相信,任何行動都源自於「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」開始,唯有資訊公開、普及,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,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,臻至永續發展。
7次
本月獲得贊助
1056
粉絲
立委提案國家公園禁再生能源 國家公園署怎麼說?
名間焚化爐月底將環評 環說書研究焚化廠對周邊茶園影響
綠島朝日園區重新招商 開發基地有哪些保育類物種? 污水處理跟得上嗎?
天母古道夜觀探索 在手電筒燈光下照亮環境守護的心意
黑幫、網紅養獅子當寵物炫耀 助長泰國成繁殖買賣轉運站
今夏經歷最多雨的7月 氣溫較平均值低0.2℃ 氣象署:仍在暖化情勢內
波羅的海風力軍團 數百支風機化身哨兵守護海域
藍白三修法阻國家公園設光電板 地政學者批翁曉玲「通殺型」立法
枋山陸域風電再開說明會 自救會抗議控違法動工 屏縣府:不同意開發
新一屆環評委員7續任、3新血 環團批海洋生態專業缺席
人類適合飼養狐獴嗎? 動保團體提三大問題呼籲禁養
米香之下藏危機 科學家證實:全球暖化讓稻米砷含量增加
你存了多少舊郵件? 英政府「刪除舊郵件與照片可省水」惹議
【圖表看農損】風雨夾擊! 今年前八個月超過2023年總和 豪雨農損大於颱風?
飛機乾洗、濕洗怎麼選? 髒污、省水、沙塵都有影響
重挫電動機車產業? 立院三讀燃油車貨物稅減免延至2030年、最高10萬元
【律師來開講】國際法的歷史時刻:關於氣候變遷,國家的義務是什麼? 將開啟新形態的國際氣候訴訟?
打開「Poh Poh ! ina 的百草箱」 看見原民傳統醫療的柔性力量
基市府列協和電廠45公頃為污染場址 環境部:沒完成整治就沒有開發利用
AI時代電力需求狂飆 資料中心聯盟呼籲美財政部長維持再生能源補貼
內閣改組16人名單 會帶來能源轉型新氣象嗎?
綠保標章走過15年 「田裡交會的腳印」看展、集章都在保育小站
縱谷原遊會邁入第五年 以「保存」為題重現部落沒有冰箱的年代
跨海大橋通西西里島? 義大利建設世界最長吊橋 地震、工程、黑手黨問題籠罩
沒有土地的國家? 海平面上升威脅吐瓦魯人爭搶「氣候門票」
屈公病與登革熱:氣候變遷下的病媒蚊Q&A
省電燈泡不比LED燈省電! 環境部燈泡回收抽獎活動開跑
文具控必看 小鳥摺紙結合森林遊樂區 新竹分署發表新品牌「山.五度圈」
神奇海藻「海門冬」可減少牛羊99%甲烷排放 水試所首創人工量產技術
小鳥喝光電紅水暴斃為AI假影片 環境部:已報請檢察機關追查
桃園、台南石化空污風險高 85%居民住在距離石化設施不到5公里
全球濕地流失逾4億公頃 聯合國拉姆薩濕地大會《維多利亞瀑布宣言》盼扭轉現狀
全球逾20億人住在氣候風險紅區,氣候融資脆弱指數CliF-VI是什麼?
湧泉、野溪、吃河產 美濃農地滯洪為何與地方產業永續有關?
AI偽造虎鯨攻擊人類影片竄紅 為什麼我們容易相信這類消息?
一場「失敗」不意外的公投:南北投票差異大、地面戰、藍綠對決 學者分析原因
三張圖看重啟核三公投結果:430萬同意票分布在哪?為什麼沒過門檻?
土石方堆置有風險、涉及原民傳統領域 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補件再審
核三「回饋金」爭議:除役後會停止發放嗎?在地民眾怎麼看核三重啟?
大規模白化與海星爆發 澳洲大堡礁珊瑚覆蓋量創39年最大損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