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間焚化爐月底將環評 環說書研究焚化廠對周邊茶園影響's OG Image

名間焚化爐月底將環評 環說書研究焚化廠對周邊茶園影響

更新時間:2025/09/05 09:29
尚無人精選
icon-dot
今(2025)年5月,白沙屯媽祖200年來首度駐駕南投,許多人因此得知,名間可能將興建南投第一座的焚化爐,影響當地的茶產業。自救會已累積1.5萬人反對。南投縣環保局近日發公文,本月23日將於南投市中台灣創新園區召開「南投縣垃圾處理及再生能源中心」(俗稱「名間焚化爐」)的環評初審會議。已經上網公開,當中除了委託專家了解焚化爐對茶葉生長的影響,也分析比較台北木柵焚化爐產生的戴奧辛與周邊茶園的關係。今年5月,白沙屯媽祖200年來首次進入南投,反對焚化爐的民眾舉標語迎接,祈求媽祖保佑名間茶鄉。圖片來源:名間鄉反焚化爐自救會提供

今(2025)年5月,白沙屯媽祖200年來首度駐駕南投,許多人因此得知,名間可能將興建南投第一座的焚化爐,影響當地的茶產業。自救會已累積1.5萬人連署反對。

南投縣環保局近日發公文,本月23日將於南投市中台灣創新園區召開「南投縣垃圾處理及再生能源中心」(俗稱「名間焚化爐」)的環評初審會議。環評說明書已經上網公開,當中除了委託專家了解焚化爐對茶葉生長的影響,也分析比較台北木柵焚化爐產生的戴奧辛與周邊茶園的關係。

今(2025)年5月,白沙屯媽祖200年來首次進入南投,反對焚化爐的民眾舉標語迎接,祈求媽祖保佑名間茶鄉。圖片來源:名間鄉反焚化爐自救會提供

今年5月,白沙屯媽祖200年來首次進入南投,反對焚化爐的民眾舉標語迎接,祈求媽祖保佑名間茶鄉。圖片來源:名間鄉反焚化爐自救會提供

名間焚化爐預定興建位置。圖片來源:擷取自環說書

環說書比對木柵茶區焚化爐污染 稱影響有限

台灣手搖茶原料有九成來自南投縣名間鄉。一年多以來,民眾質疑興建焚化爐對茶葉的衝擊,本次環評說明書中終於有了初步評估。

根據環說書,木柵焚化爐周界環境中,每立方公尺大氣的戴奧辛毒性當量(I-TEQ/m³)為0.04~0.212皮克(pg),較日本空品標準0.6皮克低(台灣無標準)。每公斤土壤的戴奧辛毒性當量(I-TEQ/kg)達1.69~1.96奈克,較台灣標準1000奈克低;每公斤榕樹葉樣本的戴奧辛毒性當量(I-TEQ/kg)為0.422~1.74奈克。

木柵焚化爐東南側2~5公里是茶葉種植區,正好是戴奧辛主要影響範圍。至於木柵茶區的戴奧辛濃度,在2024年4月的調查中,每公斤土壤的戴奧辛毒性當量達1.69~1.96奈克、每立方公尺大氣的戴奧辛為0.013皮克、植物樣本則達0.992~1.22奈克。環說書稱,木柵某茶園獲全國有機茶評鑑銅蛙獎,即便位於焚化爐戴奧辛主要影響範圍,品質仍能獲得肯定,「顯示空污排放對周邊茶園影響有限」。

環說書另一份調查,則是委託台大植物病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孫岩章、農業科技研究所研究員陳柏安進行研究,將四季春、金萱茶苗、稻苗暴露在二氧化硫、氯化氫氣室中,待茶葉吸收後,評估對生長的影響。實驗結果發現,未影響作物外觀、抑制生長,口感及氣味也無顯著差異。

環保局委託台大及農科院專家進行的實驗,模擬了四季春、金萱茶苗及稻苗,暴露在二氧化硫、氯化氫1天或1年一年內,對外觀及生長的影響。圖片來源:截取自環評書件

環保局委託台大及農科院專家進行的實驗,模擬了四季春、金萱茶苗及稻苗,暴露在二氧化硫、氯化氫一天或一年內,對外觀及生長的影響。圖片來源:截取自環評書件

專家實驗僅評估特定氣體 茶農憂戴奧辛殘留

針對環說書中的研究,名間茶農芳賢(化名)受訪表示,有機茶評鑑只看農藥殘留和外觀風味,對長期供應全台飲料茶市場的名間鄉,外界更關注的是戴奧辛殘留,「這個(戴奧辛)驗出來,是全面影響整個茶區。」

芳賢表示,水洗雖可沖去部分戴奧辛,但茶葉採收前不可灑水,否則茶菁濕度過高,日光萎凋、烘茶程序都會出問題。芳賢哥擔憂,含有落塵的茶被採收、加工,一旦被驗出戴奧辛,影響的除了是食安,更可能擊潰名間茶產業。

茶農芳賢(化名)告訴記者,他有時會在茶業上發現粉塵,但不確定當中含有什麼物質、粉塵從何而來。攝影:陳昭宏

茶農芳賢(化名)告訴記者,他有時會在茶業上發現粉塵,但不確定當中含有什麼物質、粉塵從何而來。攝影:陳昭宏

芳賢批評,研究僅使用小樹苗、透過簡單實驗結果就宣稱焚化爐對作物影響很小,「是很粗糙的說法」。他表示,有種茶的農民都知道,大氣環境中有許多變因影響茶葉生長,光是熏氣而未進行田間試驗,評估陽光、土壤、濕度的交互作用,恐怕很難反應出真實狀況,且茶農更擔心的戴奧辛也未被納入評估。

為何只評估二氧化硫和氯化氫?李易書表示,根據孫岩章過去研究,二氧化硫、氯化氫易被植物吸收累積,且累積一定程度更可能使葉片出現漂白斑等病徵。至於戴奧辛,他則稱,名間焚化爐設計的戴奧辛排放濃度非常低,經擴散模擬到達地面後,並不足以影響作物生長,才未選擇戴奧辛進行熏氣試驗。

名間鄉也有其他作物如鳳梨、火龍果等,山藥更占全國產量49%,但研究中也未納入評估。李易書回應,相較於有皮的水果,茶葉受污染較可能直接進入人體,也是民眾較關心的作物,才只針對茶葉和稻米進行實驗。若大家希望評估其他作物,未來範疇界定會議中都歡迎提出討論。

環評初審、促參法公聽會陸續登場

焚化爐開發依規定由地方政府審查,須進入較嚴格的二階環評程序。本月23日案件將正式進入環評初審會議,南投縣環保局長李易書接受《環境資訊中心》採訪表示,初審主要是確認案件應進入二階環評。當天預計安排60分鐘聽取民眾意見,每人發言時間限3分鐘,發言僅供20位名額,民眾可在會前至環境部網站報名;若登記人數超過20名,不排除限制發言人數。

根據南投縣環保局另一份公告,環保局將於25日於名間鄉新民村集會所,依《促參法》召開名間焚化爐BOT案的可行性評估公聽會。

名間鄉是台灣最大的飲料茶集散地,共有2000多公頃茶園,也加工來自國外的紅茶、綠茶原料,近期縣府規劃將在鄉內新民村興建焚化爐。攝影:陳昭宏

名間鄉是台灣最大的飲料茶集散地,共有2000多公頃茶園,也加工來自國外的紅茶、綠茶原料,近期縣府規劃將在鄉內新民村興建焚化爐。攝影:陳昭宏

範疇界定會議誰能參加? 環境部:民眾、團體都應能入席表達

進入二階環評程序後,關鍵的「範疇界定會議」是否開放民眾進場表達意見?李易書稱,只有會議通知單上的受文者才可進入會場,其他未受邀的民眾則「屬於旁聽者角色」。根據環境部過往作法,所有民眾、團體代表均能入席範疇界定會議表達意見。環境部環保司司長徐淑芷受訪表示,在範疇界定會議中,「民眾是出席者,不是旁聽者」,無論是否事先受邀,民眾都應能進入會場表達意見。

徐淑芷解釋,範疇界定會議的功能,是針對影響環境較大的案子,開發單位要先確認可行的替代方案,並釐清應評估調查的項目和頻率。民眾若認為業者的調查規劃有所不足,就可以在現場直接提出意見、要求加強,「就是民眾有實質討論的會議。」

關於環評前公開說明會的時間點,一般開發案通常是在初審前召開,但本案除年初辦理空污說明會外,尚未有法定意義上的說明會。徐淑芷解釋,若案件依法或自願要進二階環評,說明會可在初審後的範疇界定會前再辦,才能有較完整資訊溝通。

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