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鄧采妍/宜蘭報導】講師拿著麥克風,詢問底下的孩子「請問你兜會講麼个客話?」台下一片鬧哄哄,孩子們手舉高高,各個都踴躍發言:「警察」、「派出所」、「平安毋驚」、「馬場」、「避暑」、「烏色个馬」紛紛自信地從嘴巴喊出,這些畫面不是客語教室,而是宜蘭縣警察局羅東分局,以及位在三星的青青馬場。
儘管宜蘭並非客家委員會認定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,也非傳統大家熟知的客家大本營,但客委會補助宜蘭縣政府推廣客語行之有年,近幾年也持續透過多元活動邀請民眾共下講客,今年度舉辦一系列的「客語多元親子活動」更是開放報名就秒殺。
「客語多元親子活動」帶著大人細子體驗「細細馬場主人」以及「細細警察」的一天,共下用客語口號、客語單字,體驗一日職人生活。


其中,「細細馬場主人」客語職人體驗與三星鄉青青馬場合作,馬場主人李瑞玲親切地使用客語與大朋友小朋友自我介紹,有一半客家血統的她表示:「非常樂見大家來邊玩邊學客家語。宜蘭有,好山、好水、好馬場!今天還有許多說客家話的夥伴一同存在。」
現場除了客語學習,更設定客語遊戲以及客語闖關橋段,大朋友小朋友需要完成「客語口號」與「客語生詞」才能牽騎、餵馬,希望用多元變化與趣味的活動,提高大家對客語的喜愛。
不只是民營企業,宜蘭縣府與羅東分局攜手舉辦「細細警察」客語職人體驗,帶領親子進入警察日常工作場域,用客語認識警察職務。除了客語教學,警官胡自強更向民眾介紹警察裝備、巡邏車、拘留所,也提醒大家該如何保護自己遠離毒品、遠離詐騙。
兩場活動過程中,有非客家民眾特地帶著小朋友來學客語,認為能讓孩子體驗不一樣的文化,甚至自己也能學到新的客語知識,「我的收穫不輸小孩,因為一直在練習這些句型跟單字,不容易忘記。」


也有兩位孩子的爸爸開玩笑地分享:「我有同事是客家人,我偷偷來學一點,下次偷聽他有沒有講我壞話」,展現族群間相互認同與尊重的氣度。
不過,對於蘭陽地區客家認同的民眾而言,帶著孩子或家庭一起學習熟悉又陌生的「阿姆話」,內心多半有著陌生卻又期待的複雜情緒。
參與活動、家中三代同堂的阿婆分享:「我在新竹長大,因為工作來宜蘭生活跟結婚…因為人家聽不懂,所以我幾乎不講,現在發現宜蘭居然有客語活動,真的非常開心!今天也有認識其他講客語的朋友。」
另外有民眾說,自己是桃園客家人,來到宜蘭後沒有教女兒客語,儘管孩子國小、國中都主動在學校學客家語,「但老師教的是四縣,我講海陸。今天一起來參加,發現老師講海陸,而且海陸、四縣在宜蘭都有人會講,真的好開心。」


宜蘭縣政府表示,期盼藉由活動,讓宜蘭民眾認識客家語、練習講客,同時也串聯宜蘭地區客語家庭交流認識。除客語多元活動,縣府今年首度「客語生活共學系列課程」,推出活潑、有趣且結合日常生活的客語生活共學課程,包括9月14日「粢粑好好食」、9月27日「豆油仰般做?」、10月18日「市場買賣菜」以及10月26日「無糖怪,就狡怪」等。
宜蘭縣政府指出,該系列課程涵蓋飲食體驗、工廠參觀、逛市場、聖誕節踩街節日體驗。地點擴及溪北及溪南地區,課程中為半沉浸式客語教學,客語涵蓋率達50至60%。期許藉由客語生活共學,擾動宜蘭縣講客民眾講客意識,讓講客民眾自在的使用客語溝通、交談,共下傳承客語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