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華城弊案起於容積率疑雲與政治獻金爭議,牽動台北市都市發展與政治倫理底線。前市長柯文哲因此遭羈押、交保與再次羈押,司法戰開啟長期拉鋸。以下最新整理內容,帶你快速掌握案件背景與最新進度。
★延伸閱讀★陳佩琪「急籌7000萬」救柯文哲 與銀行下班時間賽跑!
案件源頭是什麼?
2021年,柯文哲市府批准京華城容積率從560%提升至840%,引發外界質疑不當圖利。2024年5月,議員鍾小平以「他字案」向北檢告發;同年7月,又爆出政治獻金申報不實,讓案情加劇升溫。參與容積審議與指示者包括柯文哲與副市長彭振聲等人,共22人被列為被告。
誰先進入司法追查?為何被羈押?
幕後操作的關鍵人物如沈慶京、應曉薇皆被聲押禁見。2024年9月5日,法院認定柯文哲涉重罪、存在串證風險,裁定羈押,後續幾度延押,直到被交保前共羈押超過一年。
柯文哲交保金額怎麼來?金額為何不斷翻升?
起初,法院於2024年12月裁定柯文哲以3,000萬元交保;高院抗告成功後發回更裁,將金額提高至7,000萬元,並規定配戴電子腳鐐、限制接見與住居。
為何法院這次決定准予交保?
台北地院表示,主要證人已完成詰問,串證風險降低,加上高額交保具拘束力,因此允許交保並限制相關自由。
至今為止最新司法動態為何?
2025年9月5日,法院正式裁定柯文哲以7,000萬元交保,受限出境、出海與住居,需配戴科技監控並不得與案中人士接觸,案件轉入審判階段。不過,辯護人在5日下午前往北所律見告知,柯文哲表示需再行深思,選任辯護人將在8日上午辦理律見轉達後,再行決定。
★延伸閱讀★新/柯文哲7000萬交保 黃國昌:擔心他不願接受
柯文哲羈押、交保時間軸
2024/9/5:首次被裁定羈押禁見
2024/11/1:延押2個月裁定
2024/12/26:北檢起訴並聲請延押
2024/12/27:初裁3,000萬交保
2024/12/29:高院更裁,保金提升至7,000萬元
2025/1/2:再羈押禁見
2025/7/21:第三度延押2月
2025/9/5:裁定7,000萬交保,限制自由與配科技監控
「報導本於目前偵辦進度與披露資訊,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,均應推定為無罪」
【往下看更多】
● 不斷更新/3000萬清點完畢 應曉薇即將重獲自由
● 快訊/北院裁定7千萬交保 柯文哲喊「再行深思」下周一決定
● 快訊/交保最新進度!應曉薇籌到了 柯文哲還差3千萬
【今日最熱門】
●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!降低日本汽車進口關稅至15%
● 新/回家過中秋! 京華城案 柯7千萬交保、應3千萬交保
● 普渡注意!食藥署稽查 「生活運動飲料」工廠違規挨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