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宸禎:想做全客語A cappella專輯 喚醒母語's OG Image

古宸禎:想做全客語A cappella專輯 喚醒母語

更新時間:2025/09/04 09:42
尚無人精選
icon-dot
【蔡依璇、朱愷元/桃園報導】「我終於唱到自己血液裡的語言了。」甫以客語 A cappella (阿卡貝拉)作品...
0:00/0:00

【蔡依璇、朱愷元/桃園報導】「我終於唱到自己血液裡的語言了。」甫以客語 A cappella (阿卡貝拉)作品〈暗夜恬恬仔落來〉,榮獲「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客語組首獎的古宸禎,今天(4日)在講客廣播電臺分享創作心路。自稱客閩混血的她,從參加A cappella比賽起,逐步踏入客語歌曲世界,透過最原始、最赤裸的「人聲」,讓母語不再沉睡。

「得獎的那一刻,我真的很想大叫,Oh my god!」古宸禎說,很感謝評審讓大家聽見 A cappella(無伴奏合唱),雖然不像 full band 編制龐大、頻率完整,但 A cappella 保留了最原始、最純粹的人聲,是一種完整的音樂編制,由人聲去演繹樂器。她期盼,未來能有更多人投入母語創作、組成更多元的人聲樂團,「翻轉外界對客家歌的想像,讓大家聽到音樂的各種可能性。」

古宸禎笑說,得獎那一刻想大叫,心想Oh my god。朱愷元攝
古宸禎笑說,得獎那一刻想大叫,心想Oh my god。朱愷元攝
2025年「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客語組首獎由古宸禎(左二)、王品渝攜手創作的〈暗夜恬恬仔落來〉奪下。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提供
2025年「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客語組首獎由古宸禎(左二)、王品渝攜手創作的〈暗夜恬恬仔落來〉奪下。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提供

首次原創作曲挑戰 人聲演繹樂器張力

由古宸禎譜曲、王品渝填詞的〈暗夜恬恬仔落來〉,是古宸禎首次正式創作原曲。這首歌源自王品渝對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思索,呈現人民的吶喊、訴求與對話。

古宸禎說,透過 A cappella 的形式,「人聲」成為最有力的樂器,展現「人」的力量,有如群眾站出來發聲。

首次從零開始作曲,古宸禎坦言,最困難的是客語本身,「熟悉客語是最費工的步驟 ,不斷重複唸出每個客語字,才能揣摩它大概落在哪一個key。」客語具有聲調特性,旋律須配合文字音高,避免「倒音」衝突。反覆試唱的過程中,她不斷調整旋律走向,「所以厲害的作曲人或是聽起來順順的歌,都細細琢磨過歌詞語調。」

古宸禎回想,第一次收到〈暗夜恬恬仔落來〉的歌詞時,直覺有些「害怕」,「我會腦補一些小宇宙,想像自己是被叫走的人,被質問時不敢回答,只能服從命運,甚至從此消失。」她說,「這是一首為人民發聲的歌,同時帶有無力感,只能雙手一攤,服從命運,無法反駁。」

譜曲之前,古宸禎想著歌詞,眼前浮現黑壓壓的晚上,月光明亮,但仍有無數角落籠罩在黑暗中。「人們生活在微弱光亮下的暗處,即便想要說話,也未必能順利表達;就像母語一度被禁止,人們無法自由發聲。」這種沉重蔭鬱的氛圍,慢慢在她腦中勾勒出旋律。

「歌曲說的是無法搬上檯面的故事,這是一首灰暗的小調。」

談到編曲設計,古宸禎說,歌詞「有麼个問題」、「無麼个問題」反覆出現,就像一問一答。讓她想到「早期人們面對質問時,就算心中不解,卻不敢出聲,只能回答『無麼个問題』。」因此,她在重複的歌詞中,安排聲音的強弱變化,用音樂來表現壓抑的情緒。

〈暗夜恬恬仔落來〉是古宸禎首次正式作曲,她細說創作心路。朱愷元攝
〈暗夜恬恬仔落來〉是古宸禎首次正式作曲,她細說創作心路。朱愷元攝

歌曲前段營造荒涼夜晚的氛圍,接著唱出想要留下的文字與心聲,彷彿臨行前的遺言,描繪家中妻子送別丈夫的場景。接著,音樂情境回到黑暗夜空,進入「有麼个問題、無麼个問題」的輪迴,加入人聲演繹的槍聲、急促喘息等。

副歌激昂且壓抑,唱出「向天吶喊卻得不到回應,像是墜入黑洞或地獄,那種被噤聲的窒息壓迫感。」古宸禎說,演唱時,她腦中上演一齣快速切換場景的舞台劇,一幕接著一幕。

在沉重的氛圍後,她刻意安排了一個祥和的結尾,希望提醒大家,今日所擁有的自由與和平,是前人以血淚爭取而來,「現場演出的最後一幕,是所有人望去同一個方向,象徵人民的聚合與對歷史的緬懷。」

從以為客語很兇 到唱出優美旋律

父親來自新竹新豐、母親來自南投集集,古宸禎家中幾乎沒有說客語,只有爸爸講電話時她才會聽到客語,當時「以為爸爸在吵架,覺得客家話好兇。」直到約23歲,她要準備比賽,才開始認真學客語。她坦言,並不是因為血統才選擇唱客家歌,而是剛好客家合唱比賽首度增設 A cappella 組。

古宸禎學會的第一首客家歌是〈一儕〉,回家唱給爸爸聽,「沒想到爸爸很會唱歌,學得比我快。」當時拜託爸爸「可以教我一下嗎?」練習發音時,她深刻體會到客語聲調的細膩,像「ngi」這個音,就讓她學了好久。

古宸禎在節目中,娓娓道來她的音樂理念。朱愷元攝
古宸禎在節目中,娓娓道來她的音樂理念。朱愷元攝

「原來客家話很好聽,可以講得很文雅、很漂亮。」隨著一次次比賽,古宸禎和團隊固定請客語老師現場指導或透過錄音檔練習。古宸禎還會一字一句查字典,「我終於唱到自己的母語、唱到我血液裡的語言了。」

12年「阿卡」路 跨足原創獲肯定

古宸禎的第一個樂團是「斑馬線人聲樂團」,源自世新大學合唱團。當年就讀世新傳播管理系的她,雖然主修不是音樂,但她對「講話」與「音樂」,始終有濃厚興趣。

畢業後,原班人馬想繼續合唱,更名為「B-MAX 馬克筆人聲樂團」。團員們「在幾屆比賽出來玩耍一下」,之後各自發展,有人出國深造、有人投入podcast等。古宸禎說,唱 A cappella 的路並不輕鬆,「如果沒有主業收入,會蠻辛苦的。」

後來,古宸禎與留聲樂團的前團員再度合作,成立「AISA 人聲樂團」。「AISA 成員幾乎都來自其他人聲樂團的音樂總監或有專業音樂背景。我們想要把台灣的音樂帶向國際舞台。」古宸禎說。最終,AISA 也成功將台灣的 A cappella 帶到奧地利與歐洲等地。如今,她在「啾樂團」中,持續探索與創作。

古宸禎在節目中,和聽眾一起欣賞〈暗夜恬恬仔落來〉,重溫獲獎喜悅。朱愷元攝
古宸禎在節目中,和聽眾一起欣賞〈暗夜恬恬仔落來〉,重溫獲獎喜悅。朱愷元攝

擁有12年 A cappella 經驗的古宸禎說,這次得獎是「意料之外」。不是她對自己作品沒信心,而是她在「阿卡圈」比賽、創作多年,鮮少跨足原創音樂領域。「在阿卡圈,音準、節奏、音樂性都做到,基本上就能『灌籃得分』;但原創界完全開放且主觀,可能取決於評審口味、議題或歌詞。」

從未預期獲獎,所以特別感動。

聲音的可能性無限大 古宸禎:只想成為我自己

「母語作品代表的不只是自己,而是所有使用這個語言的人,他們的其中一種聲音。」古宸禎說,希望未來用客語,更順暢地譜曲,做一張全客語的 A cappella 專輯。「雖然圈裡不乏客家人,但未必用客語創作,因為語言本身不夠普及,商演市場也較難接受。」但對她來說:「身為客家人,唱客家歌是理所當然的。」她認為,客家歌不僅有傳統山歌,也可以是流行、搖滾,完全不受限。

在古宸禎的旋律與歌聲裡,客語不再只是父親的大聲呼喊,而是一種承載歷史重量、蘊含當代藝術美感的聲音。

談到未來,古宸禎強調,聲音的可能性無限大,「每個人生來都有獨一無二的聲音,但不代表不能詮釋所有曲風。聲音纖細的人也能唱搖滾,只要不斷學習,就能變得厲害。」

「我不想成為誰,只想成為我自己。」

榮獲2025「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客語組首獎的古宸禎,分享創作心路。朱愷元攝
榮獲2025「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客語組首獎的古宸禎,分享創作心路。朱愷元攝

王品渝的創作心路:面對赤裸 才有能量守護母語

【洪藝晅/桃園報導】2025年「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結果日前出爐,客語組首獎由王品渝、古宸禎攜手創作的〈暗夜…

第22屆「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 王品渝、古宸禎勇奪客語組首獎

【客庄中心/綜合報導】第22屆「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23日在Zepp New Taipei 舉辦,由客語組、…

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