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續前文)新北市的石門區,堪稱台灣能源政策的實驗地。台灣第一座核電廠就坐落在當地的十八王宮廟旁,運轉 40年後除役。核一廠背後的山坡,是本島第一座陸域風機開發,已運轉超過20年,與苗栗後龍風電相同,皆面臨退役年限。
台電認為,風機為國家既定政策,雖年限已至但除了展延外,也已提出更新計畫。居民表示,風機每天「呼呼叫」,尤其東北季風時運轉聲更恐怖,希望台電放過地方,不要再蓋了。
說明會各說各話:居民要求停止開發
台電在今年初提出「石門風力發電更新計畫」,計畫更新3座風機,並召開說明會,不意外的引起地方強烈反彈。
有機農民高福生,是尖鹿里13鄰農民,住家跟農場距離風機組僅200公尺,在說明會上忍不住怒氣表示,20年前台電都沒有事後溝通,東北季風來時風機運轉聲更是驚人,「你們都挑好天氣來測數據,數據都很漂亮,百姓講的真感受卻沒有人要聽?」
高福生也補充,說是現存4座更新 3 座,但實際上原本是6支,因為颱風倒塌兩支,碎片落入他的農場,台電公司卻沒有處理,連申訴也找不到門路,「百姓要怎麼辦?」

台電:願拆除4號風機,其餘照案更新
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蔡英聖回應,新的機組性能優於舊機組,未來的設備噪音會更低。台電將拆除2、3、4號舊風機,另外設置3座新式大型風機,並規畫和鄰近16戶確認低頻噪音情況,用技術來幫解決噪音問題。
而且居民在說明會提出質疑,台電總是挑夏季的好天氣到聚落測試收音,而不是在冬季東北季風強勁時測量。台電回應,東北季風音量會影響偵測結果,因而避開冬季,偵測的方法基於環境部規範,測試結果也證實噪音量符合環境部標準。然而台電的說法,台下民眾並未買單。
本文尚未結束,請繼續閱讀「陸域風機不退役02》全台受害最久─石門居民要求風機退場,台電堅持延役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