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陸域風機發展 20 年,許多第一代風機即將屆期,長年受噪音所苦的苗栗後龍、北海岸石門居民,本以為惡夢即將結束,未料業者提案更新成「更大型」機組,並表示若更新案未通過環評,舊機組依法仍可再展延 10年,讓居民痛陳,「已經被你們吵死一代人,還要下一代人繼續受罪嗎?」
早年陸域風機設置無環評,有些風機距離民居只有100公尺,包含環境風險、對居民健康影響皆無評估,外界呼籲應全面對陸域風機政策進行檢討,除了不得再開發新案,舊案也必需一併檢討,還給居民生存權。
.jpg)
台汽電:爭議風機不更新,發電執照至多可運轉30年
後龍好望角的大鵬風場年屆20年,因當年法規簡陋,無環評亦無規範風機與民居最小距離,今(2025)年4月進行更新機組環評。環評委員要求,依據目前法規,需於風機500公尺範圍內,進行環境監測與居民溝通。8月14日,環評再次審查本案,由開發商台灣汽電共生公司(台汽電)進行改善說明。
台汽電代表何信毅經理表示風機並非20年屆齡就必須除役,電業執照20年屆期後,在確認安全並經過第三方驗證評估後,執照可申請展延,最多可運轉30年至2036年。
何信毅表示,為尊重地方意見,靠近山邊媽祖廟的 14 號風機與靠近白沙屯媽祖廟的 18 號風機將不納入更新案,靠近半天寮聚落的 19、20、21 三支風機,因位於鳥類密集飛行路徑也不納入更新。不過,14、21 號機組雖不更新,但依法將可繼續運轉10年,亦即至2036年才需退役。
他強調,廠商針對風場周邊民調有56%支持風力發電,且經自主偵測,顯示區內低頻噪音與風機運轉相關性不高,但仍願意針對住戶補助隔音設備及電費,也願意依住戶需求提供補償,爭取居民同意。
本文尚未結束,請繼續閱讀「陸域風機不退役01》舊機 20年換新機,不更新可展延10年,居民:下一代還要受罪?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