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ro image

明知不對勁卻選擇留下?心理師剖析殘酷真相 「來都來了」非迷因!揭社會情感崩壞

更新時間:2025/07/17 10:04
尚無人精選
icon-dot
「我好想被在乎,但我好怕被拒絕。」中國南京近日爆出「紅姐事件」,38歲男偽裝熟女並化名「阿紅」與上千男子發生性行為。然而,有人當場識破卻仍選擇留下,只因一句「來都來了。」有心理師剖析因「沉沒成本與羞恥感在作祟」。
這句「來都來了」瞬間在網路引爆,成為迷因熱句。但諮商心理師張宇傑卻點破,這句話背後隱藏的不只是草率,而是沉沒成本謬誤、社交壓力與羞恥防衛的三重心理機制。
綜合中國媒體報導,38歲焦男長期以「阿紅」身分活動,透過假髮、變聲器、濾鏡,打造熟女形象,在社群上提供「免費服務」,僅要求對方攜帶水果、飲料或衛生紙作為見面禮。
傳聞指出,焦男與高達1,691名男性發生性關係,部分對象甚至在事中發現「紅姐」為男性,卻仍選擇繼續。網上還流傳「紅姐」對其中一人嫌棄說「你太臭了」。
該事件後來延燒為公共衛生議題,目前已有3名男子被驗出HIV陽性,但未證實是否與焦男有關,焦男本人亦尚未被證實感染。
「來都來了」不是隨口說說,是情緒的逃避與自我麻醉!心理師張宇傑指出,這句話背後反映的是一種「沉沒成本謬誤」,人們在已投入時間與情感後,即使發現錯誤,也會傾向繼續,避免面對自己「看錯人、做錯決定」的痛苦。
另一個關鍵,是來自社群文化的羞恥壓力。心理師表示,有些男性為避免在朋友或情境中被嘲笑「不敢上」「沒膽」,會選擇硬著頭皮留下,藉由「來都來了」當作心理免責。
張宇傑進一步指出,「紅姐事件」不是單純的性騙局,更反映出現代人對「被理解、被關心、被看見」的渴望。在這樣的心理缺口下,有人願意為了一時陪伴、認同或情感連結,付出過高的代價。
「不管事件多荒謬、多好笑、多爆點,影像裡的人仍是人,仍會痛。」針對相關影片在社群平台瘋傳,張宇傑嚴正呼籲:「影片裡的每一個人都是人。你的每一次轉發,都是對他們的二次傷害。」
張宇傑同時也提醒民眾,在渴望陪伴的時候,可以問問自己:「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是性?安全感?是陪伴?還是被看見的感覺?」唯有誠實回應這個問題,才能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與人際邊界。
★ 《鏡週刊》關心您: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、精神虐待、性侵害、性騷擾,請立刻撥打110報案,再尋求113專線,求助專業社工人員。

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