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張舒婷/綜合報導
為吸引外國觀光客,日本多年來實施免稅制度,但近年卻頻頻傳出遭濫用,引發政策檢討聲浪。日本政府正研議調整退稅方式,未來可能改為「先付後退」,確認商品已出境後才能辦理退稅,甚至擬限制僅限購買「日本特產」類商品才能享有退稅優惠,國際精品等一般消費品恐將排除在外。

自民黨大老麻生太郎直言,光是目前掌握的免稅金額就高達2000億日圓(約新台幣418億元),「這麼大的金額,必須嚴肅面對」。若免稅政策取消,日本國庫將可獲得大筆稅收,成為推動政策修正的重要考量。
根據統計,2024年外國旅客在日總消費金額突破8兆日圓(約新台幣1.6兆元),其中光是透過免稅店省下的消費稅,就估計超過2000億日圓。然而也有批評聲音指出,現行制度反而助長了代購與轉售行為,觀光客以免稅價購入國際精品後轉賣牟利,對日本本地產業並無實質助益。
早在2024年,前副財務大臣中西健治便於國會中提議取消免稅制度,獲得在野黨支持。贊成方認為,目前制度過於寬鬆,導致管理困難與濫用情況頻傳。至於是否取消或調整免稅制度,已由研究小組著手討論,未來將視政策評估結果再做決定。
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
台灣觀光客「旅日3壞習慣」引不滿! 網點1重點:個人禮貌問題
小資族出國旅遊「預算抓1.5萬」可以去哪?這3亞洲國家都被點名
台幣狂升值國旅要遭殃?促使民眾更愛出國、國際旅客消費變更貴 陳世凱要觀光署密切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