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藥署昨(13)日公布 2024 年 1 至 2 月市售農產品農藥違規抽驗結果,不合格率高達 14.5%,其中多項蔬果檢出禁用農藥,包括包心芥菜、韭菜、菠菜、辣椒等,知名高級超市販售進口草莓,更驗出禁藥殘留。
相較於市場端的農藥殘留檢驗數據,農糧署與田間與集貨場的抽驗合格率動輒高達 96% 至 98%,兩者落差極大。消基會表質疑,農糧署的抽樣方式或執行過程過於寬鬆,應找出原因修正。

禁用農藥仍見蹤影,高風險蔬果違規高達15%
根據食藥署統計,1 至 2 月抽驗 716 件,其中八成樣品為針對「高風險蔬果」的精準抽樣,584 件樣品中有 95 件不合格,違規率達 16.3%。另外兩成樣品,則為「隨機抽樣」,132 件中僅 7 件不合格,違規率為 5.3%,兩者合併計算後,合格率僅 85.5% ,引發國人食安疑慮。
「高風險蔬果」定義為常違規的韭菜、青花菜、茼蒿、菠菜、青蔥、青江菜、韭菜花、油菜及菜豆、四季豆等,或是某些容易出問題的市場、攤商,特別抽驗。
本次檢出多項不得使用之農藥,包括草殺淨(不得用於包心芥菜及韭菜)、派美尼(不得用於青花菜)、賽氟滅及賽派芬(不得用於青蔥)、賽安勃(不得用於茼蒿)、陶斯松(不得用於菠菜)、毆蟎多及賽氟滅(不得用於韭菜花)、氟大滅(不得用於皇宮菜及菠菜)、賽安勃(不得用於西洋芹菜)、歐索林酸(不得用於番茄)、畢達本(不得用於小黃瓜)等等。
另外,用於蘿蔔、九層塔等作物的普拔克、達滅芬、歐西比、克凡派等農藥則有殘留超標現象,超標數值從 0.06 ppm 至 2 ppm 不等。
本文尚未結束,請繼續閱讀「市售蔬果農藥殘留率高嗎?食藥署抽驗「高風險蔬果」違規 16%,「隨機抽樣」違規 5%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