棘冠海星在東沙環礁大量爆發,正迅速啃蝕珊瑚礁。台灣珊瑚礁學會今(8)日召開記者會指出,志工從去年至今雖已移除近 5 萬隻棘冠海星,但擋不住棘冠海星驚人爆發力,目前外環礁已有 19% 面積受損,許多健康珊瑚已被啃食殆盡,且持續往珊瑚重點區域進攻。
珊瑚礁不僅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棲地,更是許多物種的繁殖與育幼場,台灣珊瑚礁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指出,棘冠海星在全球多地造成珊瑚浩劫,澳洲、中國均以國家力量全力搶救,台灣政府再不積極作為,東沙珊瑚礁恐於兩年內消失殆盡。

棘冠海星如海底蝗災,將珊瑚「吃乾抹盡」
鄭明修用「內太空的外星生物」來形容棘冠海星,牠們一年可以產 3 億顆的卵,只要有 1% 存活,就是 300 萬隻,每隻每年平均可以啃食 4 至 6 平方公尺的珊瑚礁,且至少可以存活八年。過去曾有研究指出,牠們每星期可以移動 250 公尺,一個月可以移動一公里。
而棘冠海星的天敵「大法螺」及「星斑叉鼻魨」已經被捕獲迨盡,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,牠們在東沙環礁「如入無人之境」,繁衍快速。其中「藍洞 2 號」週遭有許多平面的「石珊瑚」,棘冠海星會覆蓋在珊瑚上,把胃翻出來,用消化液將珊瑚蟲消化成糜粥狀,再吸入體內,吃得只剩下白色的碳酸鈣,鄭明修形容是「吃乾抹盡」的手法。


若不能防止擴散,東沙珊瑚礁兩年後恐消失殆盡
1967 年關島曾出現類似爆發,兩年半內海星啃食面積達 38 公里,造成整座島的活珊瑚全數消失。如今東沙外環礁全長 47 公里,棘冠海星擴散速度與當年關島相仿。
本文尚未結束,請繼續閱讀「海底蝗災來襲,東沙珊瑚礁將被啃食殆盡!棘冠海星成災,學者呼籲政府需立刻行動」。